【學術資訊】淺談他汀藥物治療的安全性
發布日期:2015-05-21
淺談他汀藥物治療的安全新
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馬麗萍 于英
A 他汀藥物的總體安全性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馬麗萍 于英
2012年發表的膽固醇治療研究(CTT)的薈萃分析為心血管低?;颊呓邮芩≈委熖峁┝诵伦C據。該分析入選27項隨機對照研究,174149名受試者。結果表明,無論受試者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,無論其心血管風險(分為5年風險>5%,5%-10%,10-20%,20-30%,≥30%),均可從他汀治療中獲益。對于所有風險人群,LDL-C每降低1mmol/L,主要心血管事件風險均降低21%(P>0.0001),主要血管死亡風險降低12%(P>0.0001)。針對5年主要血管事件風險低于10%的人群,他汀治療使LDL-C降低1mmol/L,可在5年內使1000例患者主要血管事件減少11例,而治療風險僅輕微增加:發生肌病0.5例,出血性卒中0.5例,新發糖尿病0.2例。該薈萃分析證實,低?;颊咚≈委煹墨@益遠遠大于風險。胡大一教授曾發表重要觀點:要綜合評定藥物的獲益/風險比,當獲益遠大于風險時,即便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稍高,也應服用該藥物,同時從其他方面預防或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。
他汀類藥物很少會引發嚴重肝損傷,已有肝病人群使用他汀治療并未增加肝損傷風險。目前,FDA已經確認,患者在使用他汀類藥物時很少會出現嚴重肝損傷。他汀治療肝酶升高、非酒精性脂肪肝、丙肝、肝硬化、肝移植和肝癌患者的證據顯示,這些患者能從他汀治療中獲益,同時未增加不良事件風險。因此,2012年FDA建議:他汀說明書中刪除“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需要常規定期監測肝酶”的要求。
B 他汀與肌酶升高
Meta分析(72項RCT/159458例患者):他汀治療與肌酶升高無明顯相關性。

4S研究10年隨訪結果、HPS研究11年隨訪結果表明:他汀長期治療不增加新發癌癥的風險。

目前研究表明他汀不良反應主要源于他汀濃度(抑或兩種藥物濃度)變化或機體對藥物的反應。因此,不宜為追求更低的LDL-C值過度加大劑量,可能增加不良反應風險。而他汀合并用藥應注意以下幾點:
①血糖風險:聯合用藥比單用他汀有升高血糖的風險;聯合使用他汀與煙酸時,需注意監測血糖;緩釋型煙酸的劑量建議低于2.5g/日。
②肌病風險:他汀類與貝特類(尤其是吉非貝齊)、煙酸類、環孢霉素、吡咯抗真菌藥、紅霉素、克拉霉素、HIV蛋白酶抑制劑、奈法唑酮(抗抑郁藥)、維拉帕米、胺碘酮或大量西柚汁等藥物或食物合用時有增加肌病的危險,應特別注意安全性;他汀類與貝特類藥物合用以非諾貝特為首選,以小劑量(如135 mg/日起3)開始,在安全性監測下逐步調整劑量。
E 如何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
他汀總體安全性良好,治療的獲益遠大于風險,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降脂治療的安全性,同時做好安全性監測。主要認識到以下幾點:①他汀類藥物已被證實在大多數用藥病人安全,重要的副作用在臨床試驗中罕見,上市后報告的不良事件在大量用藥病人中少見;②與任何臨床應用的藥物一樣,他汀類不是無副作用的藥物,應注意合理應用,預防與避免副作用,及時發現和正確處理副作用;③開始治療時進行血脂和安全性檢查(附圖)(主要是轉氨酶和肌酸激酶檢查),降脂過程中進行定期的安全性監測。
